不久前,有媒體以“招聘中不得將全日制作為限制條件”為題,對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行了報道,引起社會關注。
從內容來看,《通知》是對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一次總體部署和細致安排,涉及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和高質量就業的方方面面。而媒體著重從這個點進行關注,顯然是反映了長期以來高校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不和諧現象,尤其是需要正視的就業歧視問題,包括但不限于是否為全日制身份的各種明面或隱秘的就業歧視障礙。
回到所謂全日制,對應的就是非全日制,前者通過統一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進入學校,集中完成學年制的課程計劃,后者通常是以在職的方式歷經一個較長時間的邊工作邊學習過程等。如《通知》所說,是一種學習方式上的差異。但是,現實中,受特定歷史時期辦學條件及其對教育教學質量的影響,加上人們對非全日制學習想當然和自以為的偏見,非全日制學生在就業市場上常常受到歧視,被認為天生矮半截和上不得臺面。加上就業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在一些環節就真實地發生著學歷相關的身份歧視,而且生發出其他更加離譜的變相學歷歧視,在用人選材上脫離實際一味攀高等問題,形成了如《通知》所提到的“唯名校”“唯學歷”的人才“高消費”局面,對此需要及時糾偏。
有統計數據顯示,到2019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4002萬人,其中單就非全日制的本科和研究生而言,依然是一種存在形式,只是數量相對較少。從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要求來看,非全日制是一個開放的教育系統中重要的學習和教育方式,也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和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應有之義,更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基本功能上因應時代發展的應有之義。
應該說,受到疫情沖擊,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確面臨著嚴峻挑戰,這也是《通知》出臺的重要背景之一。而除了各種力促就業的良策實招,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途徑就是信心的樹立和環境的營造,這就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政策舉措讓所有求職者有被尊重感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從整體上消除各種人為的歧視性障礙,形成一種不拘一格的用人選材良好氛圍。
因而,應對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積極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在樹立正確用人導向上,盡管《通知》針對就業中的歧視、欺詐等問題提出了建立黑名單制度,但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強化制度落實,警惕和防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式的學歷、身份、性別、年齡等就業歧視行為,合力形成促進就業創業風清氣朗的局面。一方面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宣傳,既強化用人部門選材用人程序上的規范性,又引導一部分有社會影響力的用人單位做好示范。另一方面,加大對有就業歧視行為的用人主體的個人和組織進行依法懲處的力度,提高其違法違規成本,從而形成一種強有力的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