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高清黄网站免费

@正在求職的你,這些招聘套路要當心
訪問次數:         發布日期:2021-11-15 18:53:51

@正在求職的你,這些招聘套路要當心

2020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面對新冠疫情,我們眾志成城,相信“人心齊,泰山移”,必定能戰勝病毒。

今年的畢業生求職也注定不同于以往。全國各地暫停舉辦線下招聘會,開啟了線上招聘模式,從線上發布招聘公告、線上投遞簡歷、線上測評、線上面試,到最后發放offer,招聘方和求職者均通過網絡進行對接。在線招聘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便利的同時,也難以避免有些“陷阱”——不法分子以在線招聘為幌子,從事詐騙活動。

讓我們先來看一則新聞中曾曝光的案例:

犯罪嫌疑人楊某模仿某中學的教師招聘公告,將其中的聯系方式更換后,通過網站發布出來。招聘信息顯示,符合條件、考試通過的話有事業編制。

這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非常有吸引力,著急找工作的受害人就向對方郵箱投送簡歷,很快就得到了對方的答復,說受害人符合條件,考務費用是100元。費用按照要求通過面對面紅包的方式把生成的二維碼發送給“招聘方”,可是對方收到紅包后卻以各種方式推脫說沒收到,要求重發,就這樣,求職者的錢一次又一次地進了騙子的賬戶,其中有一個受害人被騙了10次。

后經警方周密調查,最終鎖定并抓獲了犯罪嫌疑人楊某,將其抓捕歸案。截至采訪時查明的受害人有100多人,涉案資金達100多萬。

這是一個典型的網絡招聘詐騙,犯罪分子利用畢業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發布看起來很正規、又隱藏著誘人條件的招聘信息,當受害人開始心動后,再一步一步誘導其付款。而在收到錢后,又以各種理由推托,或者干脆將受害人拉黑、更換聯系方式再次進行詐騙。許多受害人因為錢款不多,又沒有證據就沒有向警方報案。

在線招聘防范提醒

在線招聘詐騙套路翻新,防不勝防。

那么,面對在線招聘的“暗礁”,我們要做好哪些防范呢?

1、要通過正規網站查找招聘信息,雖然沒有百分百的安全,但正規、官方的招聘渠道會對招聘單位的資質與招聘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嚴格審查,能幫助我們篩選掉大部分問題信息。所以,在找工作前,先了解有哪些正規的招聘渠道,通過這些網站來尋找心儀的工作。

2、在看到合適的崗位信息后,求職者應對企業的工商注冊情況、企業信用情況等進行一些簡單的調查,可以通過以下網站查詢招聘單位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www.cods.org.cn/);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www.gsxt.gov.cn/index.html)。

3、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簡歷中其實包含有大量的個人信息,所以我們可以對簡歷中填寫的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等信息可以模糊處理,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在遠程面試過程中,如果面試官試圖獲取求職者的家庭情況等隱私信息,要提高警惕,必要時對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要拒絕作答,不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

4、謹慎提供個人證件和其他資料:因為遠程面試只是初步面試,所以要謹慎提供身份證、畢業證等證件,如果對方要求提供,可以提供復印件并標注上使用權限。

5、如果涉及繳費,一定要及時索取收據或發票。它不僅是雙方發生職業介紹關系的重要依據,也是求職者維權的重要證據。

往年招聘詐騙套路

除了以上這些在網絡招聘中需要特別防范的地方,往年在求職旺季也有詐騙分子常用一些套路來進行詐騙。

1、巧用各種名目騙取費用

報名費、服裝費、體檢費、培訓費、押金、崗位穩定金、資料審核費……通過各種各樣的繳費項目,騙取應聘者的錢款。這是最原始的詐騙方式,但依然年年有大批畢業生上當。

詐騙分子首先通過網絡發布高薪酬、優福利誘人招聘啟事吸引求職人員與詐騙人員聯系,當求職者對詐騙分子建立起信任后,詐騙分子就會向其收取服裝費、認證資料費、平臺審核費等費用。交費到最后,求職者在哪個環節醒來,騙子就會在哪個環節消失。

提醒:正規企業招聘,不會向求職者收取報名費之類的費用。一般企業的入職體檢也不會向應聘者收取費用,而是由企業選擇正規體檢單位,員工自行進行體檢。一旦遇到要求收費的企業,求職者就要特別當心,很有可能是遇上了招聘騙局。

2、提防培訓貸

張某即將大學畢業,急于找工作的情況下聽信某培訓學校“培訓時有補貼,培訓后包就業”的承諾,在培訓前按要求向某借貸機構辦理了貸款。然而,培訓結束后,原先保證的工作機會并沒有兌現,張某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遂報警。

“培訓貸”的騙術較隱蔽,詐騙者往往設置高薪酬、高福利工作為誘餌。在上述案例中,不少人雖在面試時發現異常,但因受高薪工作的誘惑仍落入圈套。培訓時,被害人才發現培訓內容都是從網上找來的知識點和視頻,早已不符合市場需求,當初承諾的高薪工作也遙遙無期。

提醒:一般正規企業的崗前培訓都是免費或者帶薪的。如果是參加培訓機構的培訓,求職者要增強辨別和防范意識,同時權衡自己的支付能力,不要聽信所謂的“培訓后高薪就業”而輕易辦理貸款。參加培訓前一要看培訓機構是否具備培訓資質,二要看經營范圍是否包含培訓內容,三要看承諾薪資是否與社會同等崗位條件薪資水平大體一致。同時,注意保留足夠的材料,一旦發現被騙,請立即向有關部門報案。

3、警惕扣證件

應屆畢業大學生網絡求職遇“伯樂”,“順利”通過公司面試及復試,之后公司借保管或經辦社會保險、申辦工資卡等業務名義,扣押求職者身份證、畢業證、學位證等個人證件原件。在有些案件中,公司在應聘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他們身份信息辦理網上貸款,最終貸款需受害人償還;還有些案件中,詐騙人員安排與之前承諾有很大出入的工作,當受害人要求辭職時則扣押證件,討要違約金。

提醒: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沒有權利扣留他人證件原件,求職者不要將證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有需要,僅向有關人員出示即可。需要提供證件復印或者影印件的,要在合適位置注明具體用途。

4、遠離傳銷,誤入當止

張某即將畢業,聽同學陳某介紹說有高薪工作。雖然工作地點偏僻,張某還是被高薪打動。當他到達工作地點后,卻被傳銷組織控制住。張某意識到被騙后想要離開,可房門已被鎖死。張某想逃走的意圖被發現,換來一頓拳打腳踢。張某家長報警后,民警將其救出。

提醒:非法傳銷一般以親友極力推薦的途徑傳播,基本都以輕松賺大錢、無需面試直接上崗為噱頭,面試或工作地點都比較偏僻且轉換頻繁,公司業務不能清晰說明。求職者要了解國家有關禁止傳銷的法規規定,掌握識別傳銷的基本知識;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樹立勤勞致富、拒絕傳銷的防范意識。

5、不要“兼職刷單”

“利用碎片時間,手機半個小時輕松搞定,每月賺兩三千元不成問題。” 犯罪團伙通過短信、郵件群發此類‘兼職刷單’信息,被害人看到后主動與犯罪嫌疑人通過社交軟件聯系。被害人前幾次在指定電商平臺付款刷單后,會很快收到少量刷單返現。在取得被害人的信任后,犯罪分子會不斷提升刷單金額,再以‘系統故障’‘刷單延時’‘總單未完成’等理由要求被害人反復多次刷單,一旦被害人警覺或提出申請退款,就迅速拉黑對方。

為了博取應聘者的信任,犯罪分子通常會在線上給應聘者展示各種營業執照、企業注冊文件、后臺系統頁面等,來營造自己誠信經營者的形象,但這些所謂的執照都是通過簡單PS偽造出來的。

提醒:求職者不要輕信既輕松又賺錢的“好差事”,應樹立正確的求職觀、就業觀。同時,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輕易泄露銀行卡、網銀和支付寶密碼等信息,不要隨意打開陌生網址鏈接。

6、小心求職卻誤入犯罪團伙

公司坐落在市中心高檔寫字樓,辦公地點裝修豪華,每天的工作只是打打電話、網絡聊天,底薪加提成月收入過萬元……這樣的工作讓不少求職大學生心動,而實際上,這是一個披著合法公司外衣的詐騙犯罪團伙。犯罪團伙通過注冊公司,租賃寫字樓等辦公場所,包裝成金融服務、文化傳播、網絡科技等類型公司,通過正規求職網站發布招聘信息。

這類公司工商、稅務登記等手續齊全,有住址、有掛牌,大學生進入公司后往往是從事犯罪鏈條中的一環,難以識別公司違法犯罪性質。很多人認為公司業務屬于灰色地帶,自己只是從事網絡推廣、廣告宣傳等業務,加之畢業生涉世不深,又有優越的工作環境、高額的薪酬,很容易被誤導走上錯誤的道路。

提醒:求職者在入職之前利用網絡盡可能詳細地查詢招聘公司的信息。任何工作都沒有法外之地,大學生要增強自己的法律意識,提高防范,認清團伙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真實性質,不抱僥幸心態。

詐騙分子脫身有“術”

盡管有法律的嚴懲,但在被繩之以法之前,詐騙分子是掌握工作的“老板”。當“老板”的面紗被刺破之后,面對滿腔找工作熱情的受害者,騙子們如何應對?

一些詐騙團伙有組織有分工有“善后”,“善后”的手段包括:拉黑、拖延、返還小部分詐騙款、貶損招聘單位、刁難甚至恐嚇、毆打等,這些都是在真實案例中出現過的行為,求職者若是在求職過程中發現不正當的招聘行為,要及時止損,同時保留證據,盡快向警方報案。

樹立理性擇業觀,向詐騙分子說“不”。

付出和收獲是相輔相成的,天上不會掉餡餅,也不會掉下“活少不累、薪酬優厚”的工作。特別是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用人單位通常不會開設高額薪酬。所以求職者應充分了解自己的意向職業在招聘市場上的實際薪酬,同時提前了解工作的大致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防止被詐騙分子牽著鼻子走。

如果在求職過程中遇到自己沒有把握、辨別不出來事情,要多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學長學姐以及導師輔導員尋求經驗,經歷過的人擁有更多社會經驗,也更能識破騙局。

不管遇到什么樣的求職困難,都希望大家在求職時提高警惕,并且祝福大家順利找到工作,安心度過防疫時期。


上一條:在線觀看高清黃網站免費:“?群面”,搶先未必成功率高 下一條:在線觀看高清黃網站免費:應屆畢業生簡歷哪些內容比較受到關注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山東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與校企合作處 版權所有
地址:濟南市經十東路23000號 郵編:250104 電話:0531-6677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