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
有的大學生也為自己設計了職業生涯規劃,但是具體實施起來的時候,又有很多困難,甚至會走入誤區,這是為什么呢?
這個誤區是有一個前提的。我們的大學生都經歷了高考,這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來到大學以后,很多同學就放松了,心態有所轉變,覺得自己來大學先要放松一下自己,從而導致自己信念缺失,目標不明,迷失了方向,對自己的特質不了解,對社會不了解,處于被動的位置,在職業生涯規劃時走入誤區在所難免。
有些同學把職業規劃等同于職位規劃。在這幾年的職業規劃大賽作品中看到,有的同學在職業規劃中說要做董事長、校長、局長等,但缺乏具體的行動措施,那其實是一種職位的規劃。提醒大學生們,職業生涯規劃的結果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的過程,這個實施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澄清自我、探索世界的過程,是一個擴大視野的過程,也是提高綜合能力的過程。
還有些同學在做完職業生涯規劃后,按部就班地實施,忽略了評估、調整的環節。其實這個環節很重要,因為職業生涯規劃具有動態性,而不是靜止的。
在這里,建議同學們,在自己的求學生涯中要有精神高度,要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才會有精神動力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才會真正思考自己的未來,才會在職業生涯規劃中處于主動的位置,不會走入太多的誤區。
誤區二
很多大學生都認為,能在自己喜歡的專業上作出職業規劃,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但是,大部份的大學生還是面臨一個難題,專業與理想不一致,這又怎么扭轉呢?
理想和專業不一致的問題確實存在。高考時填選專業,一是學生選擇專業的隨意性較大,二是有很多是由家長決定的,家長會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社會現象來選擇專業,卻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性格。所讀的專業不是基于自己的實際情況,到學校后,才發現自己的專業和理想不一致,學生就會對專業產生了抵觸情緒,影響了將來的職業選擇。
解決方法有很多,比如輔修或者攻讀第二專業,學生如果不是非常喜歡這個專業,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學習他感興趣的專業。還有就是要加強對所學專業的了解,培養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明確專業學習的方向。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技能是實現職業生涯成功的重要條件。
在職業發展過程中,理想與現實的脫節幾乎人人都會碰上。我不贊成在解決不了專業和理想不一致的情況下,采取消極、偏激的手段,覺得專業不好就不用心學甚至放棄等,這種是很危險的,因為既沒有解決現實的問題,也沒有學好專業,這樣,在就業市場中將會面臨許多挫折。
誤區三
我們經常說“實踐出真知”,運用到職業生涯規劃上又是怎樣一個結論呢?
如果一個學生他愿意不斷地實踐,從實踐中找出適合自己的職業之路,這個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空間會很大。
在大學期間結合自己的專業、職業目標進行社會實踐是非常必要的。社會實踐是檢驗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強化實踐能力、調整職業規劃的重要途徑。不僅可以讓學生提高專業技能,提前深入了解用人單位,提高對社會的認知度;還可以讓學生捕捉到最新的行業發展動態,明確個人職業的發展方向,了解專業工作崗位的基本要求。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就要走出校園,到社會中去實踐、學習,如果只是在畢業前才去實踐,縱使發現了問題,再去改變(這種情況)已經來不及。剛才提到,很多同學覺得職業生涯規劃是“紙上談兵”,忽視了社會實踐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同學們,根據不同的情況,每個人可以制訂一個整體生涯規劃,作為一個綱領性長期規劃;或者制訂一個3~5年的生涯規劃,作為一種發展的中期規劃;或者制訂一個1年的生涯規劃,作為一個可操作性強,變化較小的短期規劃。有了規劃生活就有了目標。不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尤其要注意的是,職業生涯規劃是人生規劃的主體部分,是同個人、家庭和社會生活結合在一起的,是和個人追求幸福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要和個人人生目標結合起來,要把職業生涯和家庭、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職位數量的增加和畢業生的數量增加不同步,這是一個事實。作為大學生,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激烈的競爭,在大學期間,要培育自己積極的心態,重視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要認識到學習不再是簡單的對書本知識的記憶與儲存,學習就是適應,即面對新任務、新環境,能迅速吸納多方信息,從容應對出現的問題;要主動、合理地去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培養自己的職業道德,陶冶自己的職業情操,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強化自己的專業技能,鑄造自己的職業精神,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成功就業,在未來的職業生涯里,取得事業成功,實現自己的價值,讓生命展現更為豐盛的意義,這也是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價值之所在。